《中国足球协会青少年训练大纲》2022版–前言

现代足球运动在全世界体育项目中被誉为第一运动,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关注和喜爱,各国通过不断地探索和交流,持续推动着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中国人民热爱足球,对足球运动寄予殷切厚望,党中央、国务院对足球运动给予高度的支持和关怀,在广大足球从业人员的不懈奋斗、努力探索下,足球运动在中国逐渐培育出深厚、肥沃的土壤。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揭开了足球改革发展的序幕,明确指出了中国足球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具体路径。国务院建立足球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中宣部等17个部委/单位共同为足球改革保驾护航。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足球改革发展的环境和氛围得以改善,足球管理体制不断理顺,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顺利制定,中国特色足球管理模式有所创新,足球事业与足球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足球改革成果不断显现。

然而,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距离人民的美好期待仍有一段距离,草根足球蓬勃发展但有待完善,青少年足球普及与提高有待加强,国家队在重大国际赛事的表现远远满足不了广大足球爱好者对国家足球发展的期望和要求。青少年足球是中国足球的基础工程,是竞技足球、社会足球和足球产业的源头和基础。要实现中国足球运动的进步与赶超,就一定要坚定不移地从青少年抓起。纵观世界足球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只有正确、系统、稳定、持续地发展青少年足球,才能在世界足坛中保持充分的竞争力。

现阶段,中国足球运动面临良好的发展契机。《总体方案》提出“三步走”战略,其中的中期目标之一是要实现青少年足球人口大幅增加。近年来,中国足协相继出台了《中国足球协会2020行动计划》、《中国足球青训体系建设“165”行动计划》等系列相关文件,不断探索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新模式,与全国校足办深度合作全力推动体教融合,通过推进校园足球俱乐部建设、推动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建设、加强职业俱乐部梯队建设、打造品牌社会青训机构、实施青超联赛周末主客场、打造国外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平台,构建青少年足球竞赛训练体系,力求加快足球运动在青少年中的普及与提高,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足球发展道路。

加强以足球教练员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是中国足协开展青少年足球工作的重点之一。足球改革发展加快了中国足球开放的步伐,吸纳了大量国外优秀教练员、高水平球员,在接收世界先进足球理念的同时,也对本土教练员与本土球员提出了更高、更快的成长要求。一名优秀球员的培养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必须要有决心、信心、耐心和恒心。正如习所说,“足球运动的真谛不仅在于竞技,更在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人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顽强拼搏的精神。”一名优秀的青少年足球教练,不仅要抓好足球基本技战术的指导和推广,还需要提高青少年对足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更重要的是让青少年通过享受快乐足球,实现更全面、更健康的成长。

本次,中国足协集中力量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精英教练员共同编写《中国足球协会青少年训练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希望以“开放、分享、尊重”的态度,与全国教练员共同探讨制定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足球青训大纲,进而统一青少年球员和教练员的发展思路,为广大教练员和球员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引导教练员和球员沿着正确的道路迈进。

大纲依据世界足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和我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吸收、借鉴国际足联青少年训练手册、国内外青少年足球训练大纲共性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发展需要,为从事青少年足球训练指导工作的培训机构、教练员和适龄球员特别定制编写。希望本大纲能够帮助一线教练员和基层实践者坚定信念,以高度的责任感、符合青少年自身发展的理念、准确的足球专业概念、适宜的方式方法及教学训练原则来开展青少年足球实践活动,从而使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朝着当代足球运动发展趋势要求的正确方向健康稳步前进。

大纲是否切合实际、通俗易懂,愿景、目标和青训理念是否明确并具有针对性,是我们在编写时重点考虑的问题。实践大纲部分,中国足协划分了启蒙阶段(U5)、基础阶段(U6-U12)、发展阶段(U13-U16)、提高过渡阶段(U17-U21)共4个年龄阶段,其中的内容由各年龄阶段主要的身心发展特点、应具备的能力、指导重点、训练和比赛要求、教练员职责和指导要求、应注意的问题等部分组成。守门员和体能部分作为单独的单元内容编写。在本大纲附录部分,我们增加了中国足协女足青训指南、现代足球运动和未来球员分析、比赛四个主要时刻的详细介绍以及针对性的训练内容和8人制比赛向11人制比赛的过渡等。同时,针对本大纲强调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训练的1对1、无球战术能力、第一次触球的质量和主动压迫,添加了相应的训练方法示例,希望能够为广大教练员提供一些启发性的、可直接参考与借鉴的信息。

曹晓东、陈长红、成耀东、Christiaan Hugo Van Puyvelde、邓世俊、傅博、郭家 明、John Peacock、李春满、李树斌、李晓光、刘春明、、吕军、马冰、区楚良、Roy Jacques M. Pieters、孙茂峰、孙雯、孙文新、王雷、王新洛、夏辉、徐弢、杨玉敏、肇俊哲、朱广沪等。在此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